-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栏[06/30]
-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投[06/30]
-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征[06/30]
-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刊[06/30]
读者来信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VOL.189 2013.11 专家点评 单纯GDP带不来幸福感 李义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经济发展能够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这种感觉来自充足的食品、清洁的用水、快捷的交通、便利的通信、多
VOL.189
2013.11
专家点评
单纯GDP带不来幸福感
李义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经济发展能够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这种感觉来自充足的食品、清洁的用水、快捷的交通、便利的通信、多彩的生活等等。一般来说,发展比不发展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要更强一些。然而,面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为什么还有人不满意,甚至出现“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现象呢?从经济学角度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虽然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但经济发展对幸福的贡献却是边际效用递减,即最初的经济发展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较强,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它所带来的幸福感反而降低了。
另外,对人们幸福感影响最大的不是绝对收入水平和地位,而是一个人与别人特别是与熟人朋友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和地位。这就是说,即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由于提高的幅度不一样,提高幅度较小的人会感到不公平、不幸福。这些现象或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的。那么,解决的途径在哪里呢?首先,要认识到生产目的到底是什么,在一些地方,很多项目都是片面追求GDP。虽然有些地方GDP增加了,但很多是没有效率的GDP,很多就业是没有效益的就业,因为这个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在这里工作得越多损失就越大。
其次,还要注意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失衡。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结果是社会保障跟不上,教育医疗跟不上,人们缺少安全感,没有稳定的保障,幸福感会大大降低。因此,提升国民幸福感需要政府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小康微博互动
@舒富民:农民现在要到城市来,只能去卖劳动力,就会出现劳动力城市化,而不是家庭的城市化。如果要发展城镇化的话,首先应赋予农民最大的财富来源,就是土地的物权化。其次就是解决户籍问题,其实单纯解决“户籍”本身并不难,关键在于给与他们“城市人”身份后,能不能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以及给与均等化的社会保障。
@小康杂志社:盲目的城市化使得农民一只脚还深陷于田地,巨大的撕裂感让他们毫无幸福感。
记者手记
留一段真实给后人
《小康》记者 尤蕾
一切与文革相关的元素,如今都演变成了一种符号,它不再关乎信仰和意识形态,而成为主打“怀旧风”的流行文化。或许,与之无关的80后、90后成长起来并逐渐成为社会中坚,人们才能淡然地面对那个逝去的火红年代。当年局中人的青春年华也早已被时光流逝而碾成了灰烬,旧事沉淀,反思激荡心灵,要留一段真实的历史给后人。
历史的沉重,我之前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它的含义,或者只是从时间维度有过粗浅的认知。开始关注陈小鲁道歉一事,恶补文革历史,心灵维度的文革慢慢在我眼前铺开。每一种行为,都是心理动机的外在表现,山呼“万岁”、贴大字报、斗私批修……莫不源于内心。很多人不愿触碰文革这段历史,或许是没有勇气揭开看似愈合的心灵伤疤。
在给陈小鲁写采访提纲时,我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写了一段与我家庭有关的事。我告诉陈小鲁,真的佩服他的勇气和担当,因为我可能比别人更理解公开反思文革行为的不易。我的奶奶是一位解放前参加革命的干部,在文革大潮的裹挟下,没有人能避免“搞运动”的命运。她也一样狂热地追随领袖,以至于陈小鲁说他高喊“誓死保卫毛主席”时,我童年的记忆被激活了,奶奶曾无数次说起那个疯狂的年代。前些年,奶奶说她睡不着觉时,就会想文革时自己“整”过的一些人,当然她跟陈小鲁一样,没有动过手。可能也是从那些年开始,奶奶为他们祈祷,希望这些人现在生活幸福。即便如此,她也不敢走到对方家里当面说声“对不起”。
写到这里我依然犹豫,观照别人容易,观照自己难。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就决定了你如何看待自己。
“再不说,就晚了。”陈小鲁说能够鼓起勇气,是看到了八中的老师一个个老了,甚至有些已经离世。在最近一次道歉会上,他带头向老师们深深鞠躬,致歉。我没有问陈小鲁这样做心里是否会释然一些,总觉得这个问题有点轻佻,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我,怎么能真正体会局中人的心理起伏?负疚感也好,释然也罢,那一道疤痕始终不会消失。
读者观点
文章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bjjxyxb.cn/qikandaodu/2021/0113/471.html
上一篇:11月IN人IN事
下一篇:孙祁祥: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有四大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