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栏[06/30]
-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投[06/30]
-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征[06/30]
-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刊[06/30]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年中期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本刊讯(记者张涵)6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9年中期)”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
本刊讯(记者张涵)6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9年中期)”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于泽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了论坛主报告《外部冲击下韧性显现的中国宏观经济》。 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弱企稳特点。从需求侧来看,对上半年宏观经济边际贡献最大的是净出口,2018年对GDP负向拉动0.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正向拉动1.46个百分点,对GDP影响变动了2个百分点。同时,房地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和基础建设投资逐步回暖对冲了制造业投资下行,稳定了投资。从供给侧来看,最为显著的改变是金融业增加值提速,对服务业的增长起到了稳定作用。这些变化既有意料之外的外贸形势和房地产市场变化,更有情理之中的金融业增速和基建回暖。 报告指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宏观经济面临最大的冲击是来自于外部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条件变化。在国内市场趋势性疲弱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这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很大的下行压力,需要厘清根源,找到合理应对措施。在前期积极布局的作用下,我国经济有足够韧性来抵御各种不确定性。其判断依据来自六个方面:一是增长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在精准扶贫、户籍城镇化等政策推动下,长期看国内消费市场还有很大潜力。二是多年积累造就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国内产业体系。三是数字经济为基础的数据全球化和相关服务。当前的全球化从贸易、金融日益走向数据跨境流动,我国具有雄厚的数据全球化实力。四是“一带一路”为基础的包容性全球化。我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在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可以解决现有全球化存在的问题。五是国内要素市场改革红利。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不足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资源配置效率低,通过要素市场改革可以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六是日益成熟的宏观调控体系。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短期冲击。 报告预测,从我国具有的经济腾挪空间来看,未来是长期向好的。但是,很多潜力的发挥需要加快国内改革进行结构调整。下半年,我国经济存在一些短期风险需要防范。一是全球经济持续走弱。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全球化进程中,全球投资和贸易下降,拉低各国增长。甚至有全球陷入“永久停滞”增长阶段的可能。全球经济走弱对我国下半年总体出口提出了更大挑战。二是地方财政恶化的风险。经济弱企稳的现状和减税降费的压力,使得地方收入受到冲击,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存在一定风险。三是金融条件变化的风险。在全球资产配置的压力下,我国面临着较大的汇率冲击。尤其需要关注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对银行间市场产生的影响,重点防范金融市场情绪变化。四是新经济逐步回归常态。五是服务业进一步下滑。六是就业质量降低的风险。我国总体就业还相对平稳,但是就业质量降低会直接拉低消费等国内需求。七是国内市场结构性下滑的风险。如房地产投资效率依然较低,汽车消费未能回到快速增长态势。 本刊讯(记者张涵)6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9年中期)”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于泽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了论坛主报告《外部冲击下韧性显现的中国宏观经济》。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弱企稳特点。从需求侧来看,对上半年宏观经济边际贡献最大的是净出口,2018年对GDP负向拉动0.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正向拉动1.46个百分点,对GDP影响变动了2个百分点。同时,房地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和基础建设投资逐步回暖对冲了制造业投资下行,稳定了投资。从供给侧来看,最为显著的改变是金融业增加值提速,对服务业的增长起到了稳定作用。这些变化既有意料之外的外贸形势和房地产市场变化,更有情理之中的金融业增速和基建回暖。报告指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宏观经济面临最大的冲击是来自于外部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条件变化。在国内市场趋势性疲弱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这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很大的下行压力,需要厘清根源,找到合理应对措施。在前期积极布局的作用下,我国经济有足够韧性来抵御各种不确定性。其判断依据来自六个方面:一是增长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在精准扶贫、户籍城镇化等政策推动下,长期看国内消费市场还有很大潜力。二是多年积累造就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国内产业体系。三是数字经济为基础的数据全球化和相关服务。当前的全球化从贸易、金融日益走向数据跨境流动,我国具有雄厚的数据全球化实力。四是“一带一路”为基础的包容性全球化。我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在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可以解决现有全球化存在的问题。五是国内要素市场改革红利。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不足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资源配置效率低,通过要素市场改革可以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六是日益成熟的宏观调控体系。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短期冲击。报告预测,从我国具有的经济腾挪空间来看,未来是长期向好的。但是,很多潜力的发挥需要加快国内改革进行结构调整。下半年,我国经济存在一些短期风险需要防范。一是全球经济持续走弱。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全球化进程中,全球投资和贸易下降,拉低各国增长。甚至有全球陷入“永久停滞”增长阶段的可能。全球经济走弱对我国下半年总体出口提出了更大挑战。二是地方财政恶化的风险。经济弱企稳的现状和减税降费的压力,使得地方收入受到冲击,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存在一定风险。三是金融条件变化的风险。在全球资产配置的压力下,我国面临着较大的汇率冲击。尤其需要关注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对银行间市场产生的影响,重点防范金融市场情绪变化。四是新经济逐步回归常态。五是服务业进一步下滑。六是就业质量降低的风险。我国总体就业还相对平稳,但是就业质量降低会直接拉低消费等国内需求。七是国内市场结构性下滑的风险。如房地产投资效率依然较低,汽车消费未能回到快速增长态势。
文章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bjjxyxb.cn/qikandaodu/2021/030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