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栏[06/30]
-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投[06/30]
-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征[06/30]
-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刊[06/30]
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锯子穿过橡树的年轮,一锯接一锯,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最后才终于看懂世界的风霜。 “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每到四月,都会想到这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诗。不过艾略特在《荒原
锯子穿过橡树的年轮,一锯接一锯,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最后才终于看懂世界的风霜。
“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每到四月,都会想到这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诗。不过艾略特在《荒原》里,之所以称四月是残忍的,也是因为植物生长的力量和欲望之强,令人触目惊心,连枝叶间都有如骨骼断裂一般的声音:“把回忆与欲望/掺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荒野何以残忍?因为它拒绝了人类?然而在那凄绝的灰色空间里,有着灵动的生命世界存在,荒野养育着嘴角满是毒涎的蟾蜍,瘦骨嶙峋的草原狼,眼中泛着绿光的蜥蜴;那里不受人类的管制与约束,却怀抱着柔弱的小草;过去落难的淘金者、拓荒者及其他各色人等,也曾爆发出惊人的生存力量。看似沉默封闭的土地,实际有着自己的意愿,那是一种独有的慈悲与平静,保持着大地的原生态和完整性,又充盈着生命的深邃和美丽。
荒野情境属于一种无边无垠、不可测知又不可抗拒的极地体验,因为远离人群,使置身其中的人的社会性大为减弱,而在复杂的社会性关系被清除之后,人的问题便空前地凸显出来。此时荒野承载起人的精神寄托,并作为一个引领者对人进行崭新的塑造。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荒野喻示着原初的自然本性。在浑朴简陋的环境之中,所有外界带来的变化都极为迟缓。古人往来于草莽之间,耕作于旷野之上,高原、荒山、野水、冰川、丛林铺排在人们的眼前。“旷野寂无人,漠漠淡烟荒楚”(明·刘基《如梦令》);空旷的原野上寂寥无人,烟雾淡漠,荒草连天,旅人踟蹰于旷野,身影孤寂,令人心下黯然。“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邶风·燕燕》)、“上平衍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岖”(张衡《南都赋》)、“野萧条以寥廓兮,陵谷错以盘纡。飘寂寥以荒旸兮,沙埃起之杳冥”(刘歆《遂初赋》);不受约束、未经驯化的辽阔原野上寒风呼号,一片死寂森冷,含蓄着大自然生杀予夺的无尽天威,隐喻了人类苦难的生命历程。
尽管如此,在中国的文化意象中,荒原很少成为一种“威胁”,更没有成为“流放”之地的象征。
进入荒野的人类,其实与一株草并无区别;这种渺小感反倒引发了人奔赴与皈依的热念,尤其对于中国诗人而言,更是别有一派荒远诗心。尤其魏晋以降,平野风烟、苍山落照、荒石枯草等一类衰飒荒寒的原野风景,无不蕴含着超拔壮美之意味,常有诗人吟之咏之,流连不去。
于是常有诗人以“野老”“野客”“野人”“野夫”自谓。杜甫,号少陵野老;孟郊,字东野;黄庭坚,号山谷道人;王绩有《野望》诗,王勃有《早春野望》,王维有《新晴野望》,范仲淹有《野色》篇,更多的诗人均有同名诗作《野望》,如是等等。令人生畏的生存环境,反而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进入了美学的范畴,有精神的指向性。诗人们向往自然的热情,终于在春野秋原上找到了深切的回应。
在孟浩然笔下,“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的情形,有一种恬然自守之山野幽趣。在荒山僻野的深处“傥荡其心,倡佯其形”,则尽显苍劲有力的自强之美。“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骆宾王《边庭落日》);“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则渲染出另一派带有边塞意味的荒野豪情。
先秦与汉唐诗人还常将虬龙、女娲、鬼魅、神怪、哀猿等想象瑰丽的意象入诗,更是营构出一个色彩斑斓的荒野世界。楚辞就产生在一个原始巫风盛行的天地,“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令人不识蹊径、莫辨晨昏;《涉江》中的风景,把南国水泽和楚地山川的境界细致幽深地表现出来;“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山鬼》中的物事,更充盈着一片令人生畏的诡异气息。荒野之上,万物自由伸展,榛莽丛生、虎豹出没,同样是大自然刚烈而和谐的生命躁动。
西方人对荒野的认知,受宗教影响,将其视为人类被上帝遗弃的命运写照,被逐出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面临的就是一片荒野。未经开垦的荒野是恐怖与邪恶的渊薮,是一种令人恐惧、厌恶的外部环境,是文明的对立面。
古希腊人对于“文明的城邦”之外的游牧民族,有着某种天然的优越情结和道德上的优越感。所有不事农耕且居无定所,完全被自然荒野所接纳和消融的人,都是不文明的他者。在古希腊神话中,人们借荒野表达敌对情绪,如俄狄浦斯王的自我放逐之地,就是将其设定在荒野。在但丁的《神曲》里,荒野象征中世纪的黑暗与苦难,并分别用“狮”“豹”“狼”来隐喻教会的野心、肉欲、贪婪。荒野同时又是人性深处的映射,人类本性中也有“孤独和蔓生的荒野”。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到中世纪时期,荒野都是衬托英雄主义和悲剧人物形象的邪恶背景。即如卢克莱修《天道赋》中所言:“当此之时,民犹未知夫用火,虽获兽皮而不衣皮,故形无蔽而仍裸。惟林莽之是栖,或岩穴之息。迅风烈雨,忽焉来袭。乃庇秽体,于彼榛棘。”
文章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bjjxyxb.cn/qikandaodu/2021/0324/557.html
上一篇:给
下一篇:文学与经济学的互相借鉴与批评